关于基于表达式的编程语言的一些思考

3 minute read

最近学 Go 语言又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 talk,presenter 说他几乎不用 else 关键字。因为一般情况下,if 语句的其中一个 branch 会比较短(比如处理特殊情况),这样可以在这个 branch 结束后直接从函数返回,后续的代码就不需要进行缩进了,如

func fact(n int) int {
    if n <= 1 {
        return 1
    }
    // no extra indent here!
    return fact(n - 1) * n
}

可以减少缩进当然是件好事。如果后续代码很长可以采用这种风格。但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用于这种写法。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这样的写法

int fact(int n) {
    return n <= 1 ? 1 : fact(n - 1) * n;
}

或者使用 else

fn fact(n: i32) -> i32 {
    if n <= 1 {
        1
    } else {
        fact(n - 1) * n
    }
}

Go 语言里没有三目运算符,因为语言设计者认为滥用三目运算符可能会降低可读性 1。三目运算符的可读性确实没有 if 语句高,但是问题的核心其实不在三目运算符。三目运算符的鼻祖 C 需要它是因为 C 的 if 语句不是一个表达式,所以需要一个新的语法来表示 if 表达式。相比很多语言就不需要三目运算符,因为它们的 if 本身就是一个表达式。同时 if 语句的可读性也比三目运算符高不少,用 else if 再添加几个 branch 也不会降低可读性。

对我来说基于表达式可以让代码更容易理解。在理解一个基于表达式的程序时,我们可以自底向上地学习程序,从小的表达式开始理解,再理解上级的表达式。如果表达式没有副作用,在学习了这个表达式之后就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黑盒了。一般来说函数式的语言都会支持更多类型的表达式(如 if 表达式),函数式语言的宗旨之一也是通过组合无副作用的函数而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1. go.dev 上的观点应该可以算是语言设计者的吧 https://go.dev/doc/faq#Does_Go_have_a_ternary_form